化療小常識
什么是化療?
化療是通過化學藥物殺傷身體各處的腫瘤細胞,因此在治療的多個階段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,屬于全身治療。
什么是新輔助化療、同步放化療和輔助化療?
新輔助化療:
新輔助化療是指在局部治療(如手術或放療)前所做的全身化療,目的是使腫瘤縮小、及早殺滅看不見的轉移細胞,以利于后續的手術、放療等治療。
同步放化療:
同步放化療是指放射治療期間同步給予全身或局部化療,目的是應用化療藥物的放射增敏作用來增加腫瘤對放射線的敏感性,有助于腫瘤細胞被更徹底的殺滅;化療藥物本身對遠處可能已經潛在的腫瘤轉移細胞有殺滅作用。
術后輔助化療:
部分患者在原發腫瘤未治療前腫瘤細胞就已經播散于身體其他部位。因此,在手術或放療消除局部病灶后,若配合全身化療,就有可能消滅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。這種局部治療之后進行的化療叫輔助化療。其目的是為了殺滅看不見的微轉移病灶,減少復發和轉移,提高治愈率,延長生存期。
接受化療時應該做什么?
多喝水
化療藥大多是通過腎臟排泄,多喝水可以使尿量增加,減少化療藥在腎臟和膀胱中的停留時間,從而減輕對腎和膀胱的損害。
保持良好的心情
開朗樂觀的心態有助于順利度過化療,因此要以堅定的信心,聽從醫囑,積極配合治療。
清淡可口的飲食
化療期間良好的營養飲食很重要,飲食宜清淡可口,攝入富含營養及維生素的食物,飲食以半流質為主,少量多餐,避免產氣、辛辣食物:
1. 化療前應食用高蛋白飲食,如蛋類、乳類、瘦肉、禽類及豆制品等;
2. 化療期間多吃含維生素和糖類的食物,如西紅柿、胡蘿卜等綠色、黃色蔬菜水果;
3. 劇烈嘔吐者,建議在接受化療前2小時內避免進食。
化療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?
化療所引起的不良反應,與化療所用的藥物種類、劑量及患者體質有密切關系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以下不良反應:惡心嘔吐、腹瀉、白細胞減少、血小板降低、口腔潰瘍、手足綜合征、脫發、乏力等。如果在化療中出現不良反應,請咨詢您的醫生。
如何預防和處理化療引起的常見不良反應?
惡心嘔吐
1. 緩慢進食或飲水,避免過飽,以少量多餐代替一日三餐;
2. 進食時避免喝水喝飲料,可在餐前或餐后1小時飲用;
3. 用餐后坐著休息一段時間,不要立即平臥;
4. 感到惡心時,可緩慢深呼吸;
5. 嘔吐后立即用溫開水漱口,并遵醫囑酌情應用止吐劑;
6. 癥狀緩解后可飲用熱飲料,補充丟失的水分。
腹瀉
1. 化療期間注意盡量避免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(如芹菜),以免引起或加重腹瀉癥狀;
2. 盡量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(如咖啡、茶、酒等)和辛辣、油膩食物,忌冷食,飲食宜清淡易消化;
3. 注意補充水分,多吃一些含鉀的食物(如香蕉、土豆、蘋果、橙子等),可補充腹瀉丟失的鉀;
4. 如果出現腹瀉,一定不要自行處理,請盡快咨詢醫生。
血小板降低
1. 減少活動,動作要慢,已滿磕碰出血;
2. 用柔軟的牙刷刷牙,也可以用漱口水漱口,以防牙齦出血;
3. 如果出現頭痛、惡心、不明原因的出血或皮膚瘀斑,請盡快咨詢醫生。
白細胞減少
1. 注意保暖及休息,避免著涼;
2. 盡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,特別避免接觸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;
3. 化療期間需定期檢查血常規,尤其是白細胞計數。若白細胞計數低于一定數值,醫生會格局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治療(如升白細胞的藥物);
4. 當出現發熱、感染時,請盡快咨詢醫生。
手足綜合征癥
手足綜合征(HFS)是指由化療藥物所致的手掌及足底皮膚的紅斑、麻木、刺激、感覺遲鈍或感覺異常等。臨床上很多抗癌藥物可能會引起HFS,但大多數輕微、一旦出現手足綜合征,應咨詢您的醫生,盡快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,避免因手足綜合征而影響治療。
以下簡單介紹手足綜合征的預防和治療措施,希望能夠幫助您避免或減少手足綜合征帶來的不適:
局部防護
外出時穿長衣長褲,避免日光直接照射;穿戴寬松的鞋襪、手套以避免手足的頻繁摩擦和過度受壓;避免進行較重的體力勞動和激烈的運動;避免接觸洗衣粉、肥皂等化學洗滌劑及過冷過熱、尖銳或刺激性物品,減少手足皮膚損傷的機會。
物理治療
采用溫水浸泡和洗浴,禁忌遇冷,要注意保暖、防凍。
局部用藥
局部使用皮膚露和潤膚劑,或涂凡士林或用凡士林紗布,或涂濕潤燒傷膏,有助于減輕癥狀。
全身用藥
維生素B6、維生素E、塞來昔布等可能緩解癥狀,具體用藥需遵醫囑。